读Plus(读+)快讯,为深入推动文化赋能与旅游带动作用,丰富国庆黄金周及中秋佳节期间文旅市场供给,促进非遗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由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哈尔滨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股份有限公司、优酷信息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共同协办的“黑龙江省四季非遗购物周文旅促销活动”,于9月30日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成功举办,并于双节期间持续掀起文旅消费热潮。
(黑龙江非遗购物周文旅促销活动现场)
本次活动以“传承人南北非遗汇聚冰城,金秋十月畅享文旅盛宴”为主题,打造了一场集观赏、游玩、购物、美食体验于一体的盛大非遗文化嘉年华。活动最大亮点在于广泛邀请了来自全国14个省、2个直辖市的60位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及相关企业齐聚哈尔滨,实现了南北非遗精粹的首次大规模冰城汇聚,充分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活动期间内,共接待游客数量25万人次,实现销售额326.09万元,其中天津烧麦、河北驴肉火烧、山东虎头鸡等11家知名餐饮企业本为满足7天活动需求准备的展品,在活动启幕当日便被热情的游客抢购一空。面对空前热销场景,各企业启动应急补给预案,“分秒必争”地连夜从总部空运补货,以确保后续供应不断档,让广大游客畅享各地美食……
南北非遗精粹荟萃,全国传承人现场展示匠心独运
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成为绝对焦点,带来了琳琅满目的技艺与美食。在非遗美食区,游客们排起长队,只为品尝一口热气腾腾的天津烧麦,感受河北驴肉火烧的酥脆醇香,体验地道东北锅包肉的酸甜酥脆,以及广西酸嘢、桂林米粉、山西鱼羊包等跨越地域的正宗风味,舌尖上的非遗让人流连忘返。
在非遗手工艺品展销区,游客们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到河南玉雕的温润精致、福建建盏的深邃瑰丽,还能领略内蒙古皮具的硬朗工艺、河北花丝镶嵌的精雕细琢、山西上党堆锦的浮雕质感以及河北柳沟草编的质朴灵动。
(贵州省非遗项目苗族蜡染现场展示点蜡)
更值得一提的是,让剪纸服饰首登国家级舞台的河北衡水非遗传承人李娜老师,其代表作出现在非遗购物周现场。这位将剪纸艺术推向国际的艺术家,曾于2024年12月在米兰街头展示长达5米的剪纸汉服,让华表、龙纹与长城元素绽放在异国街头;其作品《凤舞九州》《龙腾盛世》更在河南卫视、巴黎教科文组织舞台上大放异彩。2025年微博之夜,演员曾黎身着其剪纸长裙惊艳全场,各平台播放量破亿,被誉为“文化自信的具象表达”,彰显了非遗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的无限可能。
(非遗传承人李娜老师作品展示)
甘肃银雕技艺传承人李三华老师为祝贺黑龙江省成功举办亚冬会,现场制作亚冬会吉祥物滨滨与妮妮引众多游客围观。
(非遗传承人李三华老师银雕作品)
此次传承人们现场进行技艺演示,并与观众面对面交流,生动讲述每一件作品、每一道美食背后蕴含的历史故事与匠心技艺,使静态的非遗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品味的鲜活体验。
多元活动引爆现场,传统与现代交织打造视听盛宴
本次购物周远不止于静态展示,更奉献了一场场动感十足的文旅盛宴。无人机编队表演、古老非遗“打铁花”的漫天绚烂以及璀璨夺目的烟花秀接连上演,在冰城的夜空中绘就了一幅“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壮丽画卷。
(无人机表演)
此外,盛大的花车巡游每日如期而至,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的演员们载歌载舞,与游客亲切互动,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祥和。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文化互动区,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学生们展示了他们充满创意的非遗主题设计与艺术作品,展现了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活力;哈尔滨阿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书法家们则现场挥毫,笔走龙蛇,将翰墨书香融入节庆氛围,为游客送上寓意吉祥的书法作品,构成了传统技艺与学院派、专业团体交流互鉴的生动画面。
活动效应显著,非遗文旅融合激发消费新活力
本次非遗购物周取得了空前成功,单日最高接待游客量达5万余人,现场人气火爆,相关话题亦在各大媒体平台引发广泛关注与热议,形成了线上线下联动的良好宣传态势。活动通过打造沉浸式、互动性强的多维体验场景,成功将非遗资源转化为可看、可玩、可购的旅游产品,有效探索了“非遗+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这种深度融合,不仅通过充满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与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满足了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调动了人们心中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更以文旅促销为载体,为全国非遗传承人与市场之间搭建了直接的桥梁。活动有效寻找并抓住了非遗赋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通过积极推介非遗文化,激发了传统技艺在当代市场的生命力,为释放城市消费潜力、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总结展望:传承创新并举,持续赋能美好生活
本次黑龙江省四季非遗购物周文旅促销活动的成功举办,是贯彻落实非遗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消费升级的一次有益实践。活动通过汇聚全国非遗力量,并结合现代演艺、科技视觉艺术以及教育、专业机构的广泛参与,不仅为金秋时节的黑龙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与欢乐盛宴,更展现了非遗在连接南北情感、促进文化交流、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独特价值。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此类活动的举办,不断拓展非遗与现代生活连接的广度与深度,让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有效保护中得以更好传承,在创新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更多“非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