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Plus(读+)快讯。近日,此刻同舞·编创大师课(第二期)在湖南省歌舞剧院举行。此次活动以“传统解码+现代赋能”为核心,通过顶尖导师专业的授课,提升学员的编创技术与跨界协作能力,更推动了安徽花鼓灯等非遗艺术的当代转化。5天课程从身体解放到舞台构建,为少儿舞蹈创作注入可持续的创新基因。
此刻同舞·编创大师课,旨在为舞蹈编创者提供多元视角的实践平台与深度研讨,提升少儿舞蹈创作思维。活动邀请到一级编导梅昌胜,一级演员、编导汪洌,博士、一级演员孙超,一级编导丁然、雷动天下“联席艺术家”万诗铭,一级舞美设计秦念锋,作曲、音乐总监陈若平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导师进行授课,让学员在舞蹈中的技巧、演绎、编创等综合能力得到提升,给予新锐后起之秀更多交流机会与创作分享,从不同的角度演绎舞蹈艺术魅力,创造属于自己的舞蹈故事,在舞台中呈现佳作。
课堂上,导师为学员们系统解析作品构建的核心框架,通过深入分析学员带来的作品,讲解如何确立作品的立意、结构与体现。随后分享汉族民间乐舞的艺术瑰宝“安徽花鼓灯”的起源与风格特色,以身示范指导学员精准拿捏男班“鼓架子”与女班“兰花”的风格特性,让学员感受传统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课程还聚焦于舞蹈编创中道具的创新性运用,引导学员打破惯性思维,尝试将日常物品巧妙转化,探索道具与空间的结合、情感表达上的潜力,丰富舞蹈的视觉语言和表现维度。在身体训练方面,导师通过当代舞技术训练方法,用风格性组合引导学员打破日常动作惯性,探索脊椎延展与重心运用,强调对动作的停顿、延展、空间与节奏的精准把控。此外,导师还通过分析作品及音乐案例,强调舞蹈音乐需融合地域人文特色,并与灯光及动作相互配合,将抽象音乐转化为视觉语言,借助光、色、影及空间变化来突出舞者、塑造氛围、强化叙事与情感。通过五天充实的学习,学员们深入解读舞蹈技术技巧及身体动作语汇的编创,从而创作出向上向善、刚健朴实、让人眼前一亮的舞蹈作品。
据悉,本次活动学员们都自行提前准备舞蹈作品带到课堂上展示及对作品进行阐述。导师们针对作品的选题立意、内容构思、动作语汇、道具使用、结构框架及意境营造等维度,提供了专业化、系统化、针对性强的编创指导。通过主题研讨、作品对比剖析、现场动作指导等多样化教学方式和研学方法层层推进,在创新舞蹈编创理念、提供优化舞蹈创作方法、完善作品整体结构搭建等方面给予指导,真正帮助编导们解决现有作品编创中出现的问题与瓶颈,为作品提供了有效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的编创策略。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编创大师课让他们对创作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们将所学所思所创融汇贯通,关于结构的思考、主题的探索、动作的编织、道具的巧思、灯光的渲染、音乐的律动,都在这一刻化为舞台上鲜活的生命力,诉说着不同的故事,传递着真挚的情感。他们将带着对编创系统的认知、娴熟的技巧、开阔的视野以及珍贵的合作体验,踏上了新的艺术征程。
本次参与活动的学员们,不仅是舞蹈编创者,更是文化传承的桥梁——连接着传统与现代,专业与普及,艺术与教育;他们将在尊重和遵循艺术创作规律中,在题材摸索、艺术实验、精益求精创作上下功夫,不断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善于挑战自我的奋进姿态。正如老子所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磅礴的能量,正在此刻同舞的寂静中奔涌。(通讯员:谢桂丽、摄影:肖海宇)